風,是春天的風,和煦且有力量,吹醒了蟲鳴和蛙聲一片,吹綠了田野和小溪兩岸,吹來了春雨和春耕。
春天,詩如畫一樣的季節。正在田間插秧的老李,聽說技術工程師到當地安裝農機作業監測設備,馬上中止了機插秧作業,迅速把插秧機運到指定地點,耐心等待裝機。
近日,應農機合作社和農機手邀請,健坤網絡工程師“飛”遍全省各地,趕在春耕前為各式各樣的插秧機裝上機語——農機作業監測終端,讓全省農業人都感受一番“互聯網+”農機社會化服務新模式帶來的便利。
時不待人,春雨貴如油,健坤網絡工程師連夜裝機,教農機手使用裝備,獲得農機人的廣泛贊譽。
2月28日,臺山市廣海鎮添豐農場合作社社長馮先生為農機作業監測終端點贊:“機器測得真的很準,我自己開插秧機去我的地里跑了很多次,基本一分不差”。
3月1日天色很晚,在臺山鎮海宴鎮的6戶農機手的一再邀請下,健坤網絡工程師趕赴農戶家里安裝設備,農機手都非常認真地學習設備的使用方法,現場培訓后很快就能上手。
應全國農機社會化服務的發展需求,健坤網絡公司開發了廣東省農機信息化服務平臺與機語--農機作業監測終端軟硬件設備。自2017年9月服務平臺試運行以來,已經與省內13個縣區的150多家合作社簽訂服務協議,安裝了1300多臺農機作業監測終端,記錄農機作業面積超過20萬余畝。
農機作業監測軟硬件設備集成健坤網絡公司多年技術研發成果,運用衛星導航定位、物聯網傳感、GIS和無線通訊技術,為播種、插秧、植保、收割、深松、秸稈還田等農機作業,提供作業數據采集、任務收發、機手調度、統計分析、績效管理等服務;為農機管理部門加強農機服務監管提供信息化裝備,實現對農機購置補貼、監理辦證、農機調度、農機培訓管理等業務的統一數字化管理。
到2019年底,預計全省農機作業監測終端裝機超過2500臺,記錄農機作業面積超過35萬畝,農機信息化服務平臺將成為較具規模的、基于農機物聯網的綜合性農機社會化服務平臺,與農業“一張圖”、農業資源大數據、農業機械化科技信息資源、農業知識圖譜應用、現代農業物聯網云平臺、農藥經營管理等應用系統實現數據互通。
通過有機整合數據資源,向農事服務產業鏈延伸,建立健全新型“農機、農資、農技”一體化流通服務網絡,為農戶提供全程機械作業、農資統購、技術培訓、信息咨詢、農產品銷售對接等“一站式”綜合服務。以信息化方式,實現多種經營主體和服務資源的無縫銜接,建設 “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信息化服務體系,促進信息化技術與農機裝備、生產作業、管理服務全鏈條有機融合,實現農業機械裝備智能化、作業精準化、管理數據化、服務在線化。
一、《廣東省2019年農業機械化工作要點》第6點提出,著力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推進農機服務創新,引導“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互聯網+農機服務”等新主體、新模式、新業態發展。開展全省農民合作社農機社會化作業情況摸查。組織召開全省農機社會化服務工作現場會,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提檔升級。加強農機合作社規范建設指導,引導實力強、信譽好、服務佳的農機合作社創建省、國級示范社。推進信息化在農機社會化服務中的應用,鼓勵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應用具備設備定位、農機作業監測等多種功能的信息化服務平臺。
二、《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8〕42號)提出,到2020年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基本實現生產全程機械化。切實發揮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效能,督促中央2017年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試點項目實施縣要切實加快項目實施進度,鼓勵應用信息化作業監測技術,加快推進水稻育插秧作業補貼任務完成。
三、《2019年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工作要點》第10點,積極推進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組織開展機械化信息化融合發展研究,提出思路任務目標及措施。推進農機鑒定、購置補貼、安全監理、統計、認證等信息化平臺互聯互通取得進展,推動構建農機化管理服務大數據平臺。組織實施基于北斗的精準農業應用項目,推動自動駕駛、遠程監測運維功能前裝應用,建設綜合數據服務系統,開展智能農機裝備技術演示交流活動,促進農機裝備應用信息化。
一群可愛的人,繼續奮斗在每一個鄉村,覆蓋每一片田野,精彩待續... ...
技術咨詢:180-2861-2231
歡迎關注健坤智慧農業
官網:www.jctmall.com.cn
1、健坤智慧農業再獲大獎!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一家智慧農業獲獎企業
3、40載改革發展,60年裝備領航,葉貞琴副省長、省農業農村廳領導與農機人一同見證
4、新技術首發——“植道”小程序亮相中山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會
5、蕉嶺這個400畝的種植基地,只需要8個人管理,怎么做到的?
7、品牌農業種植領軍人物記:“我要幫農戶兄弟把蔬菜賣出國外,讓大家多掙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