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市是廣東重點農業大縣,地處廣東省東北部,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家超級稻示范推廣項目縣”和“全省糧食高產創建先進單位”。興寧市委、市政府歷來非常重視糧食生產工作,近年來集聚社會各類資源力量,開展興寧市現代糧食產業示范區建設。
通過一年的籌備與努力,興寧市現代糧食產業示范區建設已經落成。按照“數-云-端”協同賦能的物聯網架構設計,在本市多家規模化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建設智慧糧食全程機械化生產綜合示范點,多個智慧糧倉示范點,將育苗溫室物聯網、大田種植物聯網、糧食倉儲物聯網、農機物聯網“四網合一”,將農業數據采集過程融入農業生產過程,匯聚成興寧糧食產業“一張圖”大數據平臺,打通“數云端”數據上行和產業賦能。
對于大規模水稻種植而言,如果一一去現場察看每個稻田的土壤溫濕度情況,顯然非常耗費人力物力,而興寧市的水稻種植通過引入墑語·土壤墑情監測器,實現農業物聯網監控全覆蓋,稻農可以隨時隨地了解每個地塊的氣象環境——空氣溫度、濕度、光照度、大氣壓力數據,遠程實時監測稻田環境,且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精準快速,稻農打開農語云App就能夠查看數據報表,簡單又方便。
時下,秋收已結束,走訪云豐、銳嘉多個農機合作社發現,稻谷歸倉的背后,一些“高精尖”的農業科技運用越來越多。在潤豐農業合作社里,一臺聯合收割機的車身上,有一個顯眼的接收信號的裝置。“這是一個北斗衛星定位、智能作業數據監控和傳輸系統。”有了衛星定位,把作業的軌跡和面積精準測定出來,農機所在位置、機收面積、作業質量等信息一目了然,極大地節約了合作社監管成本,為興寧市農機社會化服務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
秋收之后,如何科學儲糧,關系糧食安全。在興寧市辰興種糧專業合作社、廣東米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糧食倉庫,每個糧倉都實現了智能控溫。每個糧倉專門安裝了糧堆、糧溫、濕度傳感器,可以精準監測并調控整個糧倉的溫濕度控制在合適范圍。
通過監測糧堆溫濕度,就能判斷糧食是否發生蟲害。一旦某個點位的溫度升高,中樞系統將發出預警,管理人員安排冷卻機和糧倉底部的送風管道會對糧食進行降溫和通風處理。糧倉內的所有數據和實時情況都通過一臺電腦,在智慧糧倉存儲管理系統平臺上觀測。過去儲糧手段差,如今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做到了科學儲糧,確保了糧食安全。
歡迎關注健坤智慧農業
技術咨詢:180-2861-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