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生豬產業園
惠東生豬養殖
開啟“智能模式”
“通過智能化養殖,我們能了解到每個生豬群體在每個成長階段對飼料的需求。”何新強說道,“比如它平均是1天要吃1.5公斤的,那咱就按照這個量,根據它的生產周期階段逐步遞增,投料更科學,飼料轉化率更高。”在全程智能化養殖情況下,東進農牧做到了精準投喂,最大程度地減少了飼料的浪費。
為實現生豬品質可控和有保障,東進農牧1000畝生豬養殖基地基本采取封閉式管理,從飼料投喂到出欄都是自動化運行,室內空氣、水、溫度、濕度智能可控,生豬成長條件舒適,存活率可達95%,告別了家豬存活率低下的問題,年出欄生豬數量達18萬頭。
▲省農裝所健坤公司-數智豬場解決方案
為建成標準化生豬養殖基地,產業園大力配套先進養殖設施設備。惠東畜牧獸醫事務中心主任譚松偉向記者介紹:“目前產業園已建成5個標準化瘦肉型豬養殖場,生豬年出欄量 54 萬頭,生豬產量 6.75 萬噸、生豬主導產業一產產值為 12.625 億元。”此外,產業園還擁有國內領先的生豬繁育技術和養殖基地,是廣東省良種豬精液供應基地之一,運用種豬自動測定儀以及 GPS 系統等種豬性能測定系統,確保培育出更多優良后代,實現園內良種覆蓋率達到 99%以上。
升級屠宰加工設備
擴充產能3倍以上
傳統的生豬屠宰耗時費力,為解決這一難題,產業園企業特地購進多套先進生豬屠宰加工設備。整個豬肉加工過程人工干預少,自動化程度高,將一頭豬從電暈到劈半修整僅需約15分鐘。
“在屠宰廠進行升級改造后,我們的加工年產能從30萬頭一年的加工產能提升到了100萬頭,大大提升了加工效率。”何新強說道,“現在我們每天都有260頭左右的豬肉屠宰好運往香港。處理好的生豬產品從惠東生豬產業園出發,一天內就可以到達香港,讓香港消費者每天都能吃上新鮮豬肉。”
得益于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的優越地理位置、極佳的生豬養殖資源稟賦和悠久的養殖文化傳統,惠東生豬產業園已形成了涵蓋仔豬選育、數智化養殖、加工流通與品牌營銷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地跨平山街道、白花鎮、稔山鎮和平海鎮4個鎮,涵蓋國土面積639.07平方公里,是全國4個生豬全產業鏈供港基地之一。產業園豬肉產品是名副其實的“廣東名豬”“廣東省名牌產品”“廣東省無公害農產品”。
“在政策資金支持下,我們還購進了新設備,臘肉制品月均產量可達300噸,有效提升了深加工能力。”何新強說。產業園內年豬肉深加工量可達22700噸,主導產業加工轉化率達98%,是國內首批具備向香港供應冰鮮豬肉、小包裝冰鮮豬肉的地區,其中冰鮮肉占香港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40%。
生態養殖模式
催生聯農帶農新機制
為推動生豬養殖糞污無害化處理,產業園5家實施主體企業都進行了糞污堆漚處理,將糞污轉化成有機肥,并免費贈予周邊農戶進行種植施肥。目前產業園內已基本實現養殖廢棄物達標處理,建立了種養循環等循環經濟模式,促進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提高,產業園帶動周邊鄉鎮實現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 96%。
▲惠東生豬產業園
“通過我們這個資源利用以后,地方農戶的化肥用量能減少至一半。”何新強說道。目前,產業園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引導普通農戶以資金、設施裝備、收益權等入股參與產業園建設,探索建立園區產業鏈、創新鏈、組織鏈、資金鏈、安全鏈等一體化的經營主體融合發展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涉農二三產業增值收益,帶動產業園農民可支配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聯農帶農模式,產業園還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與地方養殖專業戶簽訂了生豬代養協議,按照每頭豬200多塊錢發放代養費用。同時,產業園企業鼓勵農戶勞動就業,僅東進農牧2019年一年便通過流轉土地帶動農戶1435戶,被公司帶動的農戶戶均增收557.52元。
信息來源:南方農村報、廣州市健坤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數字農業咨詢&合作:180 2861 2231
推薦閱讀
1、一片葉子、一個大產業,「怡品茗」如何建立起數字茶企標桿?
關于我們 About us
未來,面向數字經濟賦能新農業、AIOT智聯網賦能鄉村振興新風向,健坤公司將把握數智化轉型機遇,攜手生態合作伙伴,共同開啟數字農業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