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地,孕育出道地南藥資源,化作千金良方,守護人民健康。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將發展南藥產業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出臺系列政策,持續擦亮這塊富民興村的金字招牌。
數字化升級的“春風”吹過,廣東農墾南藥種子種苗繁育基地便進入“智慧時代”。

數字賦能南藥高質量發展
加“數”打造農墾南藥種質資源圃
2022年,廣東農墾將南藥產業確立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牽頭創建廣東農墾南藥種質資源圃(種業創新園),旨在提高南藥種植業發展水平和中醫藥的高品質發展,帶動中藥產業的振興,帶動鄉村振興。
同時,廣東農墾與廣州市健坤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深入合作,圍繞數字南藥領域,按照資源稟賦優越、品種優勢突出、種業鏈條完整、資源要素集聚的原則,突出資源保護與利用、育種技術創新、新品種培育、成果轉化和示范推廣等主體功能,打造“廣東農墾南藥種質資源圃大數據平臺”,帶動種業創新園進入“智慧時代”,用數字技術支撐南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夏早日初長,南風草木香。走進廣東農墾南藥種質資源圃,嶺南特色中藥材爭相吐綠,拔節生長,風景獨好。
跟隨管理員的腳步,走進園區的種苗繁育智能大棚時,聽著水肥一體化系統、數字化環境監測、智能天氣預警、自動化智能控制、南藥質量安全溯源等智慧南藥種植管理系統的應用介紹,著實眼前一亮。
“智能大棚內安裝空氣溫濕度傳感器、土壤溫濕度傳感器、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光照強度傳感器和葉面溫濕度傳感器,通過這一系列的傳感器來監測作物的生長狀況。”管理人員介紹,“數據會每隔15分鐘自動上傳到我們大數據平臺進行綜合分析,這使得南藥種植更加精細化”。
“很多南藥品種適合生長在溫暖陰涼環境中,有了育苗大棚以后,根據溫濕數據顯示,我們可以調節風扇、水簾,平時在養護上我們就需要多觀察、多注意。”大棚管理人是當地人,有著多年的南藥種植經驗。他口中的溫濕數據,是安裝在智慧溫室大棚的有線溫濕度變送器所傳回田間種植監測平臺得到的,該項溫濕控制自動系統自動研判后可進行降溫升溫、遮陽放陽、干燥加濕的自動化控制,是園區智慧農業系統應用的一個重要環節。安裝的智能監控系統也發揮了智能巡園的作用,有效節省了人力。
▲南藥技術創新中心與示范基地
實現南藥“芯”突破
打造南藥特色名片
該項目預期助力解決廣東省南藥重大品種的種源自主創新問題,建成后將自主育成突破性新品種(系)4-8個,建設種質資源圃(一期)200畝、優良新品種選育研究基地100畝、種子種苗繁育基地300畝,同時延伸建設規范化示范基地1萬畝,新品種年推廣面積5萬畝以上,形成育繁推一體化的創新發展模式,引領帶動廣東南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依托園內的自然資源優勢,結合文旅學研,打造特色景觀節點、科普教育點,配合數字化、信息化,輸出數字中藥、南藥科普特色名片,致力于走好農業產業綠色之路、現代化發展之路,助力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
信息來源:南方日報、揭陽日報、廣東農墾
信息編輯:YJF
數字農業咨詢&合作:180 2861 2231
推薦閱讀
1、2023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等30項鄉村振興項目申報政策匯總
關于我們 Abou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