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在云南大理舉行數字農業農村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交流會,全國農業龍頭企業代表與領導嘉賓齊聚一堂,分享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新成果,共話數字鄉村和智慧農業建設美好愿景。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張國慶出席交流會。
載譽而歸,聚勢啟新
會上,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張國慶副主任通報了2023年數字農業農村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優秀案例,廣州市健坤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數字農業托管服務平臺」憑借創新的技術、出色的應用表現,榮獲“2023年數字農業農村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優秀項目”獎項!這一成績充分肯定了健坤公司在數字鄉村、智慧農業建設實踐中所展現出的卓越能力和領先優勢。
“誰來種地?”、“怎么種地?”、“怎么種好地?”這多年來盤旋在現代農業出路上的時代之問,如何破解?健坤智慧農業團隊在多年的實踐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數字農業托管服務平臺,該模式通過引入衛星導航定位、物聯網傳感、GIS和無線通訊等前沿技術,充分發揮資源集聚優勢,多元服務農田管理,為村集體、種植大戶、合作社提供機具購銷、機具租賃、維修服務、農資團購、金融服務、農機保險等一站式服務,成為農民種地的“大管家”。
目前,基于數字農業托管服務平臺模式,已成功打造“粵農服2.0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平臺”、“翁源縣農機社會化滴滴信息服務平臺”、“英德市智慧農機平臺”等多個數智化托管服務平臺,一鍵呼叫農機、全程農事作業線上操作,實現資金流、信息流、商流數據合一,全流程安全共享,用可信數字化的方式提升農業托管服務的質量。
科技創新
我司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數字農業托管服務平臺項目在全國116個優秀項目中脫穎而出,離不開4大科技創新。
創新點一:發明了一種多層掃描時序空間軌跡面積的獲取方法,突破了農機在地塊小、形狀不規則、碎片化分布、軌跡交叉疊置等情況下的有效作業面積計算問題。
創新點二:基于局部異常因子算法、密度聚類算法等,研發了地塊識別與作業軌跡自動匹配、作業分割等算法,自動判別和過濾無效的農機軌跡數據。
創新點三:研發了基于北斗/GPS多模多頻高精度定位等技術,提升了在華南復雜地貌環境下的衛星定位精度及穩定性。
創新點四:創建了適用于華南地塊特征的農機作業精準監測管理技術體系,形成數據平臺、云服務、農機監測智能終端融合的“數-云-端”應用模式及社會化服務平臺。
截至目前,數字農業托管服務平臺模式已在華南5個省份、43個縣市開展應用,安裝農機作業監測終端7000多臺,接入監管無人機300多臺,注冊機手6500多名,監測各類農機社會化服務作業與農田托管總面積850.6萬余畝。累計節省勞動力成本14.47億元,累計增產2.25億斤。
此次獲獎,是健坤公司連續第三年榮獲農業農村部“數字農業農村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優秀項目”獎項,是對健坤公司技術創新和應用成果的充分肯定。健坤公司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數字農業領域的研發和創新,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文章編輯:廣州市健坤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
推薦閱讀
1、2023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等30項鄉村振興項目申報政策匯總
關于我們 About us